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 页 新闻速递 科研动态 实验室年报
  当前位置:首页>开放交流>交流动态
 
微区同位素分析技术与应用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作者:   |   发布时间:2012-04-26   |   【打印】 【关闭

  近十多年来,以激光-(MC-)ICP-MS和大型离子探针为代表的现代微区同位素分析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极大地拓展和延伸了人类对地球和行星演化的认知水平。我国地球科学领域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了一批激光-(MC-) ICP-MS,并于本世纪陆续引进了SHRIMP系列和Cameca系列的大型离子探针,开始了微区原位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研发与应用研究,不仅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析研究平台,而且获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提升了我国地球科学研究的国际学术地位。

  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微区同位素分析技术与应用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4月5日在北京召开,吴福元副所长在开幕词中指出,现代地球科学领域重大科学问题的突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分析技术的能力和方法创新,要坚持“科学引领、技术先行”的科学发展理念。

  我所李献华研究员、林杨挺研究员和杨进辉研究员分别做了“离子探针微区同位素分析技术新进展”、“纳米离子探针分析技术新进展”和“激光微区同位素分析技术新进展”的主题报告,全面介绍了我所在微区同位素分析技术研发的主要成果;台湾大学锺孙霖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永飞院士、美国加州大学Davis分校尹庆柱教授分别“离子探针和MC-ICP-MS同位素分析在天体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大别-苏鲁造山带岩石中的氧同位素异常:时间和机制”、“锆石微区原位Hf同位素在亚洲造山带研究中的应用”主题报告,介绍了微区同位素在天体和地球演化研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成果。

  来自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80余名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微区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进行了热烈讨论。目前学术界对高水平微区同位素分析技术和应用的需求日益高涨,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正在计划引进新一代的激光-(MC-)ICP-MS和大型离子探针仪器设备,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主要固体地球科学研究所也正在筹备建立“微区同位素研究中心”。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为促进我国高水平微区同位素实验室建设和我国地球科学的自主创新研究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尹庆柱教授在做报告

版权所有 ©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京ICP备05029136号-4